据北京日报日前报道,秋季学期伊始,北京市 1400 余所中小学全面开设人工智能通识教育课程,实现全市 183 万余名中小学生全覆盖。
报道表示,为确保课程落地见效,北京市形成「资源支撑、师资赋能、均衡保障」的立体化实施路径,打出一套「组合拳」,其中:
- 课程资源方面,首批覆盖全学段的 160 套市级课程资源已上线,每套资源包含 15 分钟左右的核心教学视频、教学指南及活动任务单;
- 通过「视频 + 工具 + 任务单」模式满足教师授课、备课及学生自主学习 3 类场景需求,搭建 AI「课程超市」和「应用超市」,为课堂教学提供基础支撑。
市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北京市将持续优化人工智能教育课程资源,结合教学反馈迭代更新;开展应用示范校评选和优秀案例推广,形成可复制经验。
同时,负责人还表示,要深化「京娃」系列智能体研发,拓展「AI + 教育」应用场景等,以首批课程资源为起点,力争将北京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打造成全国标杆,真正让数字技术赋能每一位师生,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奠定坚实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