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疫情原因,没机会坐到电影院欣赏《隐入尘烟》,现在网上也下架了。
腾讯的专题页面还在,9.5分的评分还在,但只有一分多钟的预告,最后下架的是华为视频,今天早晨才无法观看。
不过网上的小视频很多,影评很多,断断续续也能拼接出整个电影的全部。
这部电影入围了2022年第72届柏林电影节最佳影片,并没有获奖,但仅仅提名入围就让它声名鹊起。
有人看了心酸落泪,也有人看了暴跳如雷,以郭松民、陈先义、周小平为代表的一群人,也指责这部影片问题很多,比如故事情节不够真实、涉嫌抹黑云云。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艺术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
电影这种艺术形式,如果非要追究故事的完全真实性,那就只能去拍纪录片。
拍战狼的时候没人追究故事细节的真实性,拍农村题材的时候却拿着放大镜对着一颗尘埃说这里不真实那里有虚构,谁说鸡蛋里不能挑出骨头,只要心眼够坏还能挑出骨髓。
《隐入尘烟》这部影片其实还是相当幸运的,至少能够顺利上映,并且赢得了票房和口碑,至少没有让导演和演员吃亏。
不受商业宣传的诱引,大量观众走进电影院,用1.1亿票房的行为艺术,向从不得实惠而又苦苦坚守的艺术片致敬,就足以宣示饱满的情感和态度。
当然这部电影拍得并不是那么完美,可是走心了,大家喜欢认可并为之付出眼泪和票房就足够了。
现在尘世喧嚣,能超脱名利埋头去做一件事是极其不容易的。
他们对市场根本不抱任何希望,在西北农村扎根10个月,经历人间春夏秋冬,就为了呈现出一部接地气有泥土味的文艺片,能做到这些就很不错了,还能对这些导演和演员们奢望什么。
尤其是演员中只有一个职业演员,其他都是那片土地上的农民,他们能做到这个程度实在是难能可贵。
做人做事业,终究是要讲点良心的。良心或许不值钱,可是没有良心再多的钱也是埋葬自己的冥币。
我一直说,并不是《隐入尘烟》拍得多么优秀,而是回归了电影艺术的初心,藉藉无名的电影人埋头做了一件靠谱的事,讲良心的事。
并且,能够从电影里读出什么并不在于电影本身,而取决于什么样的心态和价值观,肮脏的灵魂看到的是肮脏,善良的灵魂看到的是善良。
1979年10月,邓小平在第四次全国文代会上的说:“文艺这种复杂的精神劳动,非常需要艺术家发挥个人的创造精神。写什么和怎么写,只能由文艺家在艺术实践中去探索和逐步求得解决,在这方面,不要横加干涉。”
实际上,《隐入尘烟》也需要接受批评,接受评论,接受挑刺,这些都是正常的文艺活动,但是没必要畏惧和害怕这部电影,他只是抚慰了人心,从另一个角度弘扬了善良与爱,除此之外再无别的作用,甚至再过几个月后,人们自然会把它忘到脑后。
对一部电影来说,最大的奖项不是奥斯卡的小金人,也不是金鸡百花,而是受到的批评和惩罚。
若干年后,提起2022年的电影,没人关心哪部影片的票房最高,哪个演员最会无厘头搞笑,人们只会记得一抹尘埃创造了精彩,也受到了委屈。
像麦子那样活着,啥也不说,这是马有铁的人生感悟,也是观者动容后的共情。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BPNK9XNQUeCxaiIb2JiBDA
|